在音樂創作的過程裡,從旋律到譜面的轉換是一個重要的環節。無論是編曲、排練,還是單純想記錄靈感,都少不了一套好用的工具來輔助。這篇文章會帶你快速認識6款不同的打譜App與軟體,並做出實用的打譜軟體推薦比較表,讓你能挑出最符合需求的那一款。
打譜軟體推薦
安全訪問
第1部分:3個免費打譜軟體推薦
1 TopMediai AI音樂
TopMediai AI音樂功能涵蓋AI作曲、AI打譜與音軌分離(人聲/伴奏分軌)。使用者可在線上輸入文字指令或圖片,由系統智慧生成旋律與對應的樂譜,同時支援把既有音檔拆成純人聲、純伴奏或完整音樂三種版本以便編輯與打譜。平台支援常見音訊格式(如MP3、WAV)與直接下載,並提供API以便整合到其它工作流程或自動化系統,能把創作的素材快速帶入打譜工作流,節省從試音到成稿的時間。
-
AI自動生成旋律與伴奏,節省創作時間
-
支援音軌分離,方便進行打譜工作
-
提供API,便於開發者與團隊整合自動化流程
-
支援常見音訊格式輸入與輸出
-
完全線上化,免安裝即可使用
-
進階細節仍需人工微調
-
需穩定網路連線以取得最佳體驗
如何使用TopMediai AI音樂打譜軟體?
步驟1: 點擊按鈕前往TopMediai AI音樂使用介面。
在線完成打譜
安全訪問
步驟2: 你可以嘗試自己生成歌曲獲得樂譜:選擇歌詞生曲、圖像生曲、描述生曲任意一種方式,並按照步驟指引填充內容,最後點擊「生成」即可。
步驟3: 生成完成後點擊「MIDI」按鈕,選擇「下載歌曲MIDI」或者「下載樂譜」即可。
步驟4: 你也可以將原有音樂製作MIDI,點擊上方「音檔轉MIDI」功能可以快速編輯、修改、匯出MIDI檔案。
2 MuseScore
MuseScore是一套開源且免費的打譜軟體,提供完整的樂譜編輯與排版工具。使用者可以透過拖曳與快捷鍵快速建立音符,並支援MIDI鍵盤輸入。它內建龐大的符號庫,能夠處理各種複雜的記譜需求,同時還支援樂譜播放,方便檢查編輯成果。該打譜軟體支援跨平台,並擁有活躍的社群,提供豐富的插件與擴充資源。
-
完整且專業的樂譜編輯工具,功能面齊全
-
跨平台支援,檔案互通性高
-
可匯出MusicXML與PDF,便於與其他打譜工具交換檔案
-
初學者需要適應操作介面
-
在細緻度上可能不如付費專業音源
3 Sibelius
Sibelius是專業級的打譜軟體,被廣泛用於編曲、作曲與教學領域。它提供先進的自動排版引擎,可以在輸入音符時自動調整間距,確保樂譜清晰易讀。內建強大的播放模組,能模擬真實的樂器音色,讓作曲者在編譜時即可聽見接近成品的效果。Sibelius也持續更新支援更大數量的譜表與協助排版的智慧功能,適合需要精細排版與大型樂團編制的打譜工作。
-
多種專業輸入方式與快捷編輯工具,加快打譜速度
-
樂器音色逼真,模擬效果佳
-
支援高品質匯出格式,方便印製與發行
-
為商業授權軟體,成本較高
-
需要一定硬體效能
第2部分:3個實用打譜App推薦
1 ScoreCloud
ScoreCloud是一款智慧型打譜App,能即時將演奏轉換成樂譜。使用者可以用手機或電腦錄製旋律(哼唱或彈奏),系統會即時辨識音高、節奏並轉換成可編輯的五線譜。它特別強調AI辨識能力,即便是即興演奏的旋律,也能快速記錄下來。ScoreCloud支援雲端儲存與同步,讓你在不同裝置之間隨時存取作品。
-
錄音即時轉譜,記錄靈感速度快
-
自動產生和弦標示,利於和聲編排初稿
-
可跨裝置同步編輯(桌面/線上)
-
自動轉譜的準確度會受演奏清晰度與音色影響
-
譜面細節仍需人工校正編輯
如何使用ScoreCloud打譜App?
步驟1: 在iPhone、iPad或者Mac上下載ScoreCloud并開啟軟體。
步驟2: 點擊麥克風按鈕,開始錄音,可以自己哼,也可以播放音樂。
步驟3: 等待幾秒鐘,待平台開始分析音符。
步驟4: 隨後樂譜會顯示出來,你可以編輯修正。
步驟5: 完成後,點擊右上角的分享按鈕,可以將樂譜分享到社媒平台或者自己的電郵中。
2 Notation Pad
Notation Pad是一款專注於行動裝置的打譜App,提供完整的樂譜編輯工具,適合需要隨身記錄樂譜想法或在演練時快速修改譜面的場合。它強調在小螢幕也能進行細緻的樂譜編輯:可同時編輯多個譜表、編輯歌詞、編排段落、即時播放與輸出標準交互格式,讓打譜App可以直接作為行動創作或現場修改的工具。
-
直覺的觸控編輯介面,方便行動快速打譜
-
行動裝置上可即時播放檢視,方便試聽與修正
-
操作簡單,上手快速
-
行動版介面在編輯超長或複雜樂曲時可能受限
-
部分進階排版細節操作較不直覺
3 來音製譜
來音製譜是一款中文化設計的打譜App,支援五線譜與簡譜雙模式,並內建AI拍照識譜功能,可將紙本樂譜拍照上傳後自動辨識成可編輯的數位樂譜。它提供多種常用記號與符號輸入,讓樂譜建立更加直覺。除了基本編譜功能外,還具備播放、轉調與分享功能,對於常需把實體樂譜數位化或想在手機上完成打譜的人特別便利。
-
提供AI拍照識譜,可快速把紙本文檔轉為可編輯樂譜
-
提供教學與操作指南,降低學習門檻
-
鍵盤輸入法設計高效,上手速度快
-
拍照識譜的準確度可能會受照片品質與原譜排版影響
-
某些複雜記譜符號的辨識仍需人工校正
第3部分:打譜軟體/App詳細對比
工具名稱 | 裝置/平台 | 自動化程度 | 協作/雲端 | 費用模式 |
---|---|---|---|---|
TopMediai AI音樂 | 線上平台(免安裝) | AI 驅動,流程高度自動化 | API串接 | 免費+進階付費 |
MuseScore | Windows、macOS、Linux | 以人工輸入為主 | 部分雲端(MuseHub) | 免費 |
Sibelius | Windows、macOS、iOS | 半自動化,仍需人工操作 | ✅ | 訂閱制/授權制 |
ScoreCloud | Windows、macOS、iOS | 依演奏輸入,半自動轉譜 | ✅ | 免費+付費升級 |
Notation Pad | iOS、Android | 幾乎全人工編輯 | ❌ | 收費App |
來音製譜 | iOS、Android | AI辨識+人工修正 | 部分雲端 | 免費+內購 |
第4部分: 關於打譜軟體/App的常見問答
1 我剛開始學,該如何選擇打譜軟體?
選擇打譜軟體時,先確認你常用的平台(電腦或行動裝置)、需要的輸入方式(MIDI、鍵盤、手動輸入)與預算,綜合需求來挑,通常從免費或試用版開始是好方式。
2 參考打譜軟體推薦時,格式支援重要嗎?要注意哪些格式?
格式支援非常重要,尤其你要與其他工具互換檔案,常見有MusicXML、MIDI、PDF等,選擇打譜軟體時先確認它是否支援你常用的格式。
3 行動裝置上用打譜App寫譜會不會太吃力?
打譜App在行動端的優勢是隨身便利與觸控編輯,但螢幕尺寸與操作精細度會限制複雜排版。若要做大量樂團排版或精細出版級編輯,建議先用打譜App做草稿,再回到桌面打譜軟體精修。
結語 打譜沒有一定唯一的答案:有的人需要功能完整的打譜軟體來做出版級排版,有的人則喜歡隨時能用的打譜App來記錄靈感。如果想快速把創意音訊變成可用素材,不妨試試TopMediai AI音樂,能幫你加速從旋律到音檔的過程,現在就打開軟體來試試吧!。
免費使用打譜App
安全訪問